人体自带五个“祛痰穴”

日期: 2018-08-13

  提到痰,大家都知道,但西医和中医所说的痰不完全一样。中医说的“痰”,不仅指咳吐而出的黏稠物,还泛指一切非人体生理所需的代谢性分泌物。中医认为,凡气血不畅之处,即津凝生痰之所。

  明代医学家李中梓在其所著的《医宗必读•痰饮》中记载:“痰有五,在脾经者,名曰湿痰。在肺经者,名曰燥痰。在肝经者,名曰风痰。在心经者,名曰热痰。在肾经者,名曰寒痰。”具体表现为:湿痰,咳痰量多,白滑而易咳出,若兼湿热,其色或黄,或咳吐脓血臭痰;燥痰,痰少而黏,难于咳出;风痰有两方面含义,一是痰扰肝经的病证,二是素有痰疾,因受风邪或风热、心情忧郁而发的病证;热痰,痰黄黏稠,坚而成块;寒痰,痰白而清稀,或有灰黑点,或其色青白。除了中药和饮食调理,大家还可以尝试按摩穴位帮助祛痰,我们身上就自带5个“祛痰穴”。

  1.天突穴。

  取穴:位于颈部,当前正中线上,两锁骨中间,胸骨上窝中央。

  方法:拇指垂直于穴位按揉,以出现酸胀感为宜。每次按压5~8秒、10~20次,可起到镇咳平喘、祛痰、宽胸理气、通利气道、降痰宣肺等作用,尤其适用于调理肺脾气滞、心情不佳所生之痰,患者常睡卧不宁,肠胃不爽,饮食受影响。

  2.水突穴。

  取穴:位于喉结旁,胸锁乳突肌的前缘,颈总动脉搏动位置下一横指处。

  方法:大拇指按住水突穴,然后拨按穴位周围的痰结,每次1~3分钟。特别适用于治疗热痰,患者咳出的痰偏黄而稠,吐而不畅,口干唇燥,舌红苔黄腻。常按此穴可减轻咽喉肿痛、痰多咳嗽、气喘等问题。

  3.云门穴。

  取穴:在胸前壁外上方,肩胛骨喙(huì)突上方,前正中线旁开6寸,锁骨下窝凹陷处,身体左右各一。

  方法: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同侧的云门穴,并做环转运动,每次按摩3分钟,每日2次。常按此穴同样适合调理热痰的一些症状,有助于宣肺止咳、化痰散结、调畅肺脏功能。

  4.丰隆穴。

  取穴:丰隆穴是化痰要穴,位于腿的外侧,找到膝眼和外踝两个点,连成一条线,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,距胫骨前缘约两指宽处。

  方法:用大拇指点按丰隆穴1分钟,然后沿顺时针按揉该穴2分钟,最后用大拇指沿丰隆穴向下单方向搓2分钟。用于治疗热痰、湿痰、燥痰等病证,尤其适合喉咙里很难咯出痰的人,经常按摩,有助于痰液轻松咯出。

  5.肺俞穴。

  取穴: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,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,第三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二指处。

  方法:患者趴在床上,按摩者将两手拇指指腹放在两侧肺俞穴上,逐渐用力下压,按而揉之,使穴位产生酸麻胀感。再用手掌正面拇指根部紧贴于肺俞穴,稍用力下压,摩擦穴位3~5分钟,每日1次。适用于各种痰邪病证,可使肺通气量、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,降低气道阻力,有助痰液排出。(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主任中医师 颜延凤)

 
 

相关信息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2/11/14 10:25:19